数控钻铣床是从传统铣床发展而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略有相似。 数控钻铣床分为两类:不带刀库和带刀库。其中,带有刀具库的数控钻铣床也称为加工中心。那么导致数控钻铣床铸件修复结果不是很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由杭州数控钻铣床的小编来讲解一下吧。
1.喷焊
按照喷涂焊接工艺,将导轨表面预热到150°C以上的温度。在初次喷涂焊料粉后,将喷涂表面加热到900°-1200°C以上的温度以熔化焊料粉并形成平坦的表面。由于预热和加热时间长,因此工件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和较高的热应力,比电弧焊更容易开裂,同时线性收缩开裂的趋势也更高。由于裂纹倾向受喷焊时间,喷镀层厚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缺陷的尺寸受到限制,必须修复焊接缺陷。由于铁在喷涂粉末中的比例较高,因此形成的喷涂层比电弧焊大,并且木材的主要颜色更相似。但是,由于含有一定量的Ni,因此无法接近母材的颜色,可以在焊接后进行加工。
2.电弧焊
用铸铁焊条Z248进行补焊,有两种补焊工艺,一是焊前预热到550-650℃,焊后保温5-8小时。二是焊接前不加热工件。焊接后保温3-4小时。两种方法都容易产生裂纹和硬斑,并且在焊接后很难进行机械加工。电极便宜。镍基铸铁焊补Z308焊条,焊层和焊层应冷却至60℃以下,焊区气孔,裂纹少,加工性好,结合强度高,加工后不会因导轨滑落而吸油并且焊条的吹气力的影响容易产生咬边和“焊缝修复痕迹”。焊接修复区域的颜色与母材的颜色非常不同,并且电极价格昂贵。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获得以下结果:传统的焊接修复工艺不能完全消除机轨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喷涂和电弧焊的统一工艺,焊接后容易产生裂纹,工件容易受热变形,并且会出现二次气孔。修补焊缝时的金属颜色和基础材料的区别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以上两点就是有关导致数控钻铣床铸件修复结果很差的原因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